首页 资讯 正文

肥城:让新就业群体“安心”更“安家”

体育正文 29 0

肥城:让新就业群体“安心”更“安家”

肥城:让新就业群体“安心”更“安家”

穿梭在大街小巷的(de)电动车、深夜疾驰的网约车、风雨无阻的快递三轮车…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成为现代城市(chéngshì)运转的“毛细血管”。 为响应全国第24个“安全(ānquán)生产月”号召,近日,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举行“安全同行·暖‘新’相伴”关爱新就业群体公益活动,以(yǐ)“安全守护+暖心服务”双轮驱动,让奔波在路上(lùshàng)的劳动者既“安心”更“安家”,书写出基层(jīcéng)治理与新业态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。 活动现场,整齐摆放的“应急救援(jiùyuán)包”承载着城市的关怀。包内不仅配备绷带、碘伏棉棒等常规医疗(yīliáo)用品,更贴心加入了应急哨、灭火毯、救援绳、小型(xiǎoxíng)灭火器等应急物品。 “这些救援包就像我们的‘移动安全屋’,太实用了。”外卖骑手郭泗浩(guōsìhào)接过救援包时(bāoshí)难掩兴奋。 在交通安全(ānquán)培训环节(huánjié),交警宣讲(xuānjiǎng)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视频,针对新就业群体高频出行路线,深入剖析闯红灯、逆行等(děng)危险行为的隐患。“新就业群体日均行驶里程长、工作强度大,安全防护意识参差不齐。”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车明伟说。 除此之外,肥城市(féichéngshì)更着眼于新就业群体的全方位需求,构建起 “党建引领、多方联动(liándòng)”的服务体系。 炎炎夏日,遍布城区(chéngqū)的“暖心驿站”成为新就业群体及(jí)户外劳动者的避暑港湾。上午11点,外卖骑手屈建结束一单配送后,走进位于新城街道(jiēdào)的“暖心驿站”。 只见约(yuē)30平方米的空间内,空调、饮水机、微波炉、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,手机充电站和图书角更增添了几分(jǐfēn)温馨。 “在外面干活干热了干累了,到(dào)驿站喝碗水、吹吹空调,特别(tèbié)舒服。”屈建的话语中满是感激。 据了解,在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的(de)(de)统筹推动(tuīdòng)下,主城区新城街道先试先行,以“服务保障、共建联动”为抓手,探索出关爱新就业群体的“肥城经验”。 在(zài)服务赋能方面,以同圆社区为试点建设综合性新就业(jiùyè)(jiùyè)群体服务中心,在全市设置暖心驿站132个,提供休息、纳凉、取暖、饮水、充电等“一站式”服务;在生活关怀层面,推出“四季关爱”品牌活动——春季“就业帮扶(bāngfú)”、夏季“送清凉”、秋季“金秋助学”、冬季“温暖回家路”,累计(lěijì)发放(fāfàng)防暑降温(fángshǔjiàngwēn)包、保暖护膝等物资1200份;在治理创新领域,与顺丰、美团等企业签订“红色合伙信用共建项目协议书”,吸纳(xīnà)800余名新就业群体参与“随手拍”行动,累计上报井盖破损、消防通道堵塞等民生问题300余件(yújiàn),处置率达98%,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身份转变。 “我们将以(yǐ)此次活动为(wèi)契机,持续聚焦新(xīn)就业群体(qúntǐ)实际需求,统筹各方资源,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焕发新活力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”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、市委“两新”工委书记赵金生说。 从“应急救援包”的安全守护,到“暖心驿站”的温暖港湾,再到“红色(hóngsè)合伙”的治理创新,肥城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(jǔcuò),让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(shòudào):这座城市不仅需要他们的奔波,更在乎他们的平安与(yǔ)幸福。 (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(jìzōngyù) 肖明媛) (大众日报及(jí)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,提供线索,包括文字、照片、短(duǎn)视频,文字投稿务必配(pèi)上照片、短视频。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@126.com,热线电话(rèxiàndiànhuà):05388011909。来稿(láigǎo)请务必注明作者、手机,以便进一步联系。)
肥城:让新就业群体“安心”更“安家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